Subject: 关于参与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的公示
Announcement regarding participation in the nomination projects for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in 2024
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粤科函区字〔2024〕1564号)要求,现将我单位参与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围术期脆弱脑功能保护机制及麻醉疼痛创新治疗应用与体系建设有关"内容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 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01月05日,共7日。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真实姓名(并签名)、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的证明材料等;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联系人、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的证明材料等。凡匿名异议、超出期限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 Ms Katherine Yeung
联系电话: (852) 2255-3303
办公地点:香港瑪麗醫院K424室
香港大學麻醉科
2024年12月30日
***********************************************
202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自然科学奖)
学科、专业评审组 | 临床医学(外科)专业评审组 |
---|---|
项目名称 | 围术期脆弱脑功能保护机制及麻醉疼痛创新治疗应用与体系建设 |
提名者 |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拟提名奖项及等级 |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主要完成单位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 |
主要完成人 (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 |
1. 冯霞(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在本项目中负责项目的总体理论框架。在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发育脑神经网络及代谢图谱构建、脆弱脑保护机制等领域拓展了理论体系及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2. 信文君(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完成单位:中山大学) 主要贡献:在慢性疼痛、疼痛抑郁共病的神经环路机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机制和吗啡成瘾相关机制等多个领域作出重要发现,丰富了领域理论基础并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
3. 黄田镇(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香港大学、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在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机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了神经炎症、补体系统、脑能量代谢、谷氨酸调节等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通过运动、物理治疗、药物研发等方式缓解认知障碍的可能性。 |
|
4. 邬艳(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构建儿童围术期肠道微生物学数据库。阐明慢性疼痛合并睡眠障碍的中枢环路机制。 |
|
5. 李庭庭(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专注围术期脑缺血再灌注的机制研究。 |
|
6. 李家艳(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发现脑桥被盖核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跃程度在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物七氟烷麻醉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
7. 陆迪涵(职称:主治医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揭示幼年多次麻醉暴露导致的焦虑样行为与神经递质和肠道微生物的关联机制。发现低剂量麻醉药物对发育期小鼠的海马相关的学习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 |
|
8. 王晨(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提出麻醉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定对自闭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发现交感神经节内多种新型调节机制参与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
9. 邓杰(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阐明慢性疼痛、疼痛抑郁共病的神经环路机制,揭示丘脑室旁核后部在慢性疼痛中的新的调控机制。 |
|
10. 陈颖(职称:医师、工作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贡献:揭示外周血双阴性T细胞浸润脑海马区在围术期认知功能减退的新型机制。 |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
论文1:<名称:Repeated early-life exposure to anaesthesia and surgery causes subsequent anxiety-like behaviour and gut microbiota dysbiosis in juvenile rats, 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年卷:2023年 130卷, 发表时间:2023-02-01, 第一作者:周雪、许烜贤、陆迪涵、陈柯宇, 通讯作者:冯霞、何文> |
论文2:<名称:The potent analgesia of intrathecal 2R, 6R-HNK via TRPA1 inhibition in LF-PENS-induced chronic primary pain model, 期刊: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年卷:2023年 24卷, 发表时间:2023-10-19, 第一作者:刘安然、林震嘉、魏明, 通讯作者:冯霞、周利君、谈智> | |
论文3:<名称:IPAC integrates rewarding and environmental memory during the acquisition of morphine CPP, 期刊:Science advances, 年卷:2023年 9卷, 表时间:2023-06-23, 第一作者:刘欢敏、廖铭璐、刘冠希、王来建, 通讯作者:信文君、张雪琴、蒋斌、冯霞> | |
论文4:<名称:Adhesive polydopamine-based photothermal hybrid hydrogel for on-demand lidocaine delivery, effective anti-bacteria, and prolonged local long-lasting analgesia,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年卷:2024年 259卷, 发表时间:2024-01-08, 第一作者:邬艳, 通讯作者:冯霞> | |
论文5:<名称:异丙酚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Sp1-EGFR-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期刊:中华麻醉学杂志, 年卷:2022年 42卷, 发表时间:2022-01-20, 第一作者:蓝亮田, 通讯作者:冯霞> | |
知识产权名称 | 专利1 :<名称:血气分析机通信装置和血气分析设备> (专利授权号:ZL202320293429.9, 发明人:邬艳、温仕宏、凌逸虹、沈建通、文志双, 权利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专利2:<名称:一种基于气管导管光声成像的肺泡水氧含量监测系统 >(专利授权号:ZL202311664821.0, 发明人:冯霞、邬艳、魏明、熊玮、李强、李朝晖, 权利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 | |
专利3:<名称:一种大鼠脑脊液采集装置> (专利授权号:ZL202121357017.4, 发明人:信文君、徐婷、魏佳优, 权利人:中山大学) |
公示截止日期: 2025年01月05日